新时代的青年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实践中。他们返乡创业,扎根农村,悉心钻研,为这片沃土播撒“新农人”的种子。
10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我和我的祖国”记者见面会上,4位青年代表真情流露,讲述了他们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智慧力量的精彩故事。
他们是省青联委员、莒县乐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彦磊;全国劳动模范、广饶县张守凤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超;省青联委员、山东棋山艾乡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炜昊;省青联委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大健。
逐梦“地瓜哥”
带领年轻人做“新型职业农民”
2016年1月,常彦磊辞掉了国企的工作,回老家创业,帮助家乡人销售红薯。
“创业之初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常彦磊介绍,秋天农产品集中上市时,价格相对便宜。烟薯25上市时才一块二左右。虽然之后的价格呈上涨趋势,但囊中羞涩的他,彼时还无法做到批量储存。后来,在团组织的帮助下,他从当地金融机构先后两次办理了“鲁青基准贷”“鲁青农担贷”等贴息贷款300余万元,新开了店铺,收购了更多的农产品,规模逐渐扩大。
在店铺运营初期,因为缺少相关专业人才,经常遇到投入大量资金却未能取得理想成效的状况。而之后三位青年学生的加入,为店铺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近年来,常彦磊团队先后在多个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成为阿里巴巴盒马鲜生、京鲜生等平台的战略供应商。目前,公司带动1000多名群众发展甘薯基地6000余亩、南瓜基地8000余亩,群众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2023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开办甘薯培训班,无偿向种植户传播高效栽培技术,以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常彦磊看来,和城市相比,乡村的生活条件有一定差别。青年人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和信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乡村闯出一片天地。
如今,团队已有30多位“年轻血液”加入。这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奔走在田间地头,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助力农产品销售,为乡村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海归”新农人
让家乡的黄土地长出“金疙瘩”
从小在农村 长大的刘炜昊,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2019年留学回国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返乡搞农业种植。
刚刚返乡创业时,刘炜昊满怀信心,但现实很快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我们的有机果蔬质量口感非常好,但因为全过程有机,导致储存保鲜时间比一般蔬菜要短不少,因保鲜短、品相差导致低价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带着技术和销售人员跑遍了超市、市场和商店,主动承诺:蔬菜先试吃、再试卖,效果好再给订单。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刘炜昊说,创业以来,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本地农业发展基础和特点,探寻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引入高科技农机设施,建设荷兰模式智能温控大棚,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进行“育、耕、种、管、收”全生命自动化周期监测,实现40天高效栽培,产量提升一倍以上。
经过不懈努力,综合体项目列为省优选项目,获评“国家级科技小院”;刘炜昊也先后获得山东省省级乡村好青年、齐鲁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
目前,刘炜昊创办的棋山艾乡田园综合体已经成为以大健康领域的艾草生产研发为主,以农业科技示范观光、红色旅游为辅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农旅结合项目,有效带动项目区及周边农民增收。
“作为扎根在农村的年轻党员,我将持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带动更多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让乡亲们的生活更有甜头、有奔头、有盼头。”刘炜昊说。
回乡“逆行者”
助力农业插上新质生产力的“翅膀”
2015年,怀着回报家乡的理想,刘超从央企辞职返乡创业。回到家乡后,她利用外地学习的先进知识,在原来的规模种植基础之上,新建50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10座智能钢构温室大棚,羊圈4座,形成了“羊→沼→菜”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场建设蔬菜标准化示范园,积极引进智能化设施,逐步由粗放化种植向精致农业转变。此外,公司对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也不容忽视。对内,共培养甘薯种植等“土专家” 8人。对外,聘请山东省农科院教授担任农场技术顾问。
刘超认为,在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现代科技,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农业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探索和应用生物育种、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减少化学物质的依赖,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与吸引农业领域人才,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农民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如今,回乡时的1130亩扩大到2100亩,已然成为集养殖、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循环农场。“我对农场未来发展很有信心,脚踩在家乡的这片大地上,我心里感觉特别踏实,我会继续走好科技兴农之路。”刘超说。
田间“科学家”
让大豆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豆”
张大健现任山东省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大豆产量与品质系统深入研究的他,带领团队深入挖掘大豆的优异基因资源,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大豆产业的发展。
“要想振兴大豆产业,必须创新大豆种质资源,培育优良品种,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张大健说,围绕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他的团队发起了科研攻关,于2022年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泛基因组,破解了大豆育种的“遗传密码”,为大豆的遗传基础解析、驯化性状调控基因挖掘及大豆种质创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大豆分子育种设计提供了重要资源,也为大豆产能提升和种业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张大健带领团队收集了大豆种质资源1000余份,建立起黄淮海区域大豆核心种质库,培育了高产、高油、耐盐碱的“山豆”系列大豆新品系——“山豆2号”和“山豆5号”。目前,这两个大豆品种已分别进行国家和山东省夏大豆区域试验。经田间种植“考验”,豆子颗粒饱满,产量远超当前我国大豆平均亩产。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后,预计正常种植条件下,产量能提高10%。
未来,张大健将带领团队发挥科研优势,不断破译大豆育种“密码”,开发出更多具有高产、高油、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迅速推广应用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推动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大豆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豆’”。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需要更多的“青春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共同绘就更加美好的未来。